2024年第三季度,奔驰交出了一份让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,营收345.28亿欧元,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单季营收,利润同比下降48%。
其中,奔驰汽车部门营收下滑5.6%,情况同样不容乐观,息税前利润更是暴跌64%。
作为奔驰最大的市场,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令人担忧,2024年前5个月,除了3月小幅回暖外。
其余月份奔驰在华销量均不及去年同期,累计销量更是同比减少了11575辆之多。
信息来源:
金融界:在华销量下滑12.9%,奔驰三季度净利“腰斩”
金融界
截至三季度末,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10%,仅为51.22万辆,相比之下,去年同期奔驰在华销量还达到了56.8万辆的历史高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奔驰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,2024年前三季度,北美市场异军突起,销量实现逆势增长。
而欧洲和亚洲市场则不尽如人意,销量全线下滑,其中,作为奔驰最大的“金主”,中国市场的下滑幅度最为显著,成为拖累奔驰全球业绩的主要因素。
奔驰
面对利润暴跌的窘境,奔驰急需一剂强心针来扭转乾坤,然而,仅仅依靠降价促销的老路子,恐怕难以奏效。
奔驰在中国市场的困境,绝非单纯的价格问题,而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的结果。
频发的质量问题、不佳的开元ky888vip棋牌的售后服务、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、消费者观念的转变等,都在考验着这个百年豪华车企的应变能力。
奔驰
奔驰要想重振雄风,就必须直面问题,痛定思痛,在产品、服务、营销等方面全面发力,重塑品牌形象,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。
否则,再多的价格战也无济于事,反而可能进一步损害品牌价值,陷入恶性循环,奔驰需要的,是一场自我革新的变革,而非短视的价格博弈。
那么,之前奔驰在中国是如何展开价格战的呢,结果又是怎样的呢?
欧洲的奔驰
奔驰价格战的展开
面对利润暴跌的窘境,奔驰祭出了价格战的利器,试图以降价促销的方式挽回颓势,这已经不是奔驰第一次打价格战了。
早在2024年6月,奔驰就曾加入价格战的混战,部分车型降价幅度高达20%,一时间,豪华车市场风起云涌,竞争对手纷纷跟进,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厮杀。
然而,价格战的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,短期内,销量或有小幅回升,但长期来看,却可能损害品牌形象,陷入恶性循环。
奔驰
2024年,奔驰再次陷入价格战的漩涡,这一次,降价的车型更多,降幅更大,最高达到15%。
从入门级的a级到旗舰级的s级,从轿车到suv,几乎涵盖了奔驰所有的细分市场,一时间,奔驰的价格体系被打得七零八落,市场秩序也随之混乱。
在价格战的背后,是奔驰在华营销策略的频繁调整,为了刺激销量,奔驰不惜补贴经销商,压缩自身利润空间。
然而,这种短视的做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反而进一步影响了净利润的表现。
信息来源:
华夏时报:bba重返价格战,部分车型优惠幅度超10万元,经销商:经营压力依然很大
2024年7月,奔驰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宣布退出“价格战”,转而注重产品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。
奔驰的价格战策略,反映出其在华经营的困境和无奈,一方面,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下滑的销量,奔驰急于通过降价来刺激需求,抢占市场份额。
另一方面,频繁的价格调整也暴露出奔驰在产品力和品牌号召力方面的不足,难以通过产品本身的魅力来吸引消费者。
德国辛德尔芬根的梅赛德斯-奔驰汽车工厂
事实上,价格战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,它可能带来短期的销量提升,但却会损害品牌形象,削弱产品溢价能力,陷入价格和利润的双重挤压。
对于奔驰这样的豪华车品牌而言,过度依赖价格战更是得不偿失,豪华车的核心在于品牌溢价和高端体验,而非简单的价格竞争。
所以,中国人对于奔驰并不买账。
奔驰
中国人并不买账
尽管奔驰再次祭出价格战的利器,试图以降价促销的方式挽回颓势,但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。
究其原因,不外乎三个方面:质量问题频发、开元ky888vip棋牌的售后服务不佳、市场竞争加剧、消费者观念转变。
首先,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质量问题可谓屡见不鲜,最为典型的莫过于e级车的“断轴门”事件。
自2017年起,奔驰e级车就陆续出现断轴问题,引发消费者的广泛不满,然而,奔驰起初却将问题归咎于车主,直到2019年才在舆论压力下勉强召回。
这种推诿扯皮、不愿承担责任的态度,无疑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。